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七七對日抗戰的意涵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民國廿六年爆發「七七盧溝橋事變」,我國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,對日本展開長達八年的抗戰,民國卅四年終於獲得最後勝利,今年是對日抗戰勝利六十周年,也是「七七盧溝橋事變」六十八年,六十餘年來,我們國家的處境和世界局勢都有重大變化,但七七事變所激發的抗戰精神,及整個事變在歷史上所代表的意義,在歷經各種變化後,對國人仍然有著值得重視的啟示。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,軍國主義興起,亟思征服世界,至少也要征服亞洲。而其欲遂野心,則將中國視為首當其衝之目標。因此,早在一八七四年即對台灣發動「牡丹社」事件,一八九四年發動甲午戰爭,民國二十年有萬寶山事件、九一八瀋陽事件,二十一年一二八事件,最後終以七七盧溝橋事變使中國展開八年之久的艱辛抗戰。 對日抗戰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,規模最大、歷時最久、犧牲最慘烈的一場民族禦侮戰爭。在當時,我方無論在兵力素質或武器裝備等方面,均無法和日軍相比,尤其海、空軍的實力,更是相差甚遠。在這種情形下,我方能得到最後光榮勝利,全國軍民同胞能具體發揚後人稱道的「抗戰精神」,實首居其功。 撫今追昔,重溫與發揚抗戰精神,概有以下意涵。 第一、抗戰精神就是全民團結的精神: 七七事變後,全國軍民在「國家至上,民族至上」的號召下,蔚成舉國一致的團結氣象。正由於當年國人能團結一心、將士用命,才有勝利可言。可見,團結二字,於民心士氣的振奮,影響相當深遠。這對當前國人而言,應有深刻之啟示。 第二、抗戰精神就是堅忍負重的精神: 先總統 蔣公曾說:「我們中國是一個弱國,無論經濟、工業、科學、技術,以及軍隊武器都不如日本。因此『九一八』以後我們忍辱負重,但到戰爭一開始,我們只有不昔實行『向國內退軍』的焦土政策…等,對日本軍閥做絕對性的戰爭。」由此可知,堅忍負重的精神,不但是決定抗戰的關鍵因素,更對當前台灣地區的國人深具啟發作用。 第三、抗戰精神就是堅持理想終必勝利的毅力決心: 七七事變,在日本為擴大侵略的預謀,在我方則為忍無可忍的奮起抵抗。變起倉促之際,外人多不認為我方能跟日方周旋。當時, 蔣公特於江西廬山發表談話,昭告中外,戰爭一起絕無中途妥協之理,惟有人無分男女老幼,地無分東西南北,為抗戰而效力,直到最後勝利為止。這種超乎日本人想像之外的堅定意志,才是勝利的真正憑藉,也是我們今日該有的共識信念。 目前在台的部分榮民前輩也曾經參加過抗戰,為保護國家安全與人民福祉而拋頭顱、灑熱血,在慶祝抗戰勝利六十周年之際,榮民袍澤更應以發揚抗戰精神相期許,共為開創國家美好未來而努力。(點閱次數:1880)